第三天就來到了此行的重點 -- 賞楓,這一直是我多年來的願望,總希望到日本或是加拿大看到一片美不勝收的楓紅,所以才有這次的日本賞楓行,雖然之前已經上網查詢了日本的楓紅期,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因為近來南極天空臭氧層破了一個大洞,造成全世界的天氣異常,所以日本整個的賞楓期都延後了,雖然沒有看到一抹楓紅,但是在大家積極的努力尋找中,也總算找到了令我覺得非常漂亮的楓紅喔!! 先聲明一點....現場的景色絕對比我用小DC拍的漂亮百倍......









天一亮,就出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天的晚上就住在大阪城的旁邊,所以打開窗戶直接就可以看到美麗的大阪城夜景,我也拍了幾張,但是因為小DC只有3X光學變焦,所以實在慘不忍睹,也就不敢貼上來囉!! 



先來介紹一下大阪城的歷史,大阪城是由豐臣秀吉於公元1583年在石山本願寺遺址上初建,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為當時日本第一名城,也是日本前所未有的最大城堡。現存的大阪城為1931年由民間集資重建,外觀5層,內部8層,高54.8米,7層以下為資料館,8層為瞭望台。城牆四周建有護城河,附近有風景秀麗的庭園和亭台樓閣。漫步河邊,奇花异卉,滿目青翠,充滿詩情畫意。



  城內櫻花門頗為著名,當年大阪城遭遇火災,僅這一道全部用巨石砌成的櫻花門屹立無恙,成為目前僅存的遺蹟。大阪城內城中央聳立著大阪城的主體建築天守閣,巍峨宏偉,鑲銅鍍金,十分壯觀。內部保存有豐臣秀吉的木像、使用過的武器及繪畫等。從天守閣頂層可俯瞰大阪周圍的美景。如今大阪城已被定為特別史蹟。

天一亮,就出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日本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前往神戶的“明石海峽大橋”,全長3,911公尺,是世界最長的一座網索吊橋,於1998年4月5日正式通車;聯絡兵庫縣淡路島與神戶,說它有多長就有多長、非常的壯觀,只可惜那天的天氣不好,雖然大太陽已經出來了,但是霧氣還是太重,加上我的小DC,那就更加慘不忍睹了......







今天的行程好像跟台灣的進香旅行團有點像?! 就是上遊覽車睡覺、下車上廁所、拍照...哈哈!!   不過今天的重點好像是有兩座橋,已經看過其中一座了,ㄟ...我是覺得還好啦!! 畢竟它是世界第一長的鋼索橋,還算是蠻有特色的!! 但是ㄋㄟ,接下來這個橋,我就喜歡囉!! 它叫做"鳴門海峽大橋",這個橋的特色是『漩渦』,而且不是只有一個漩渦,而是幾十個聚集在鳴門海峽大橋下方,每天會形成漩渦的時間都不一定,而且每天當地的報紙或氣象一定會報導漩渦形成的時間,當然也可以搭觀光船到橋的下方去一探究竟,但是因為我們是遊覽車行程 ,所以只能在坐車經過橋上時往下看囉!! 至於為什麼會形成漩渦?有二種說法:一是地形的關係,據說形成漩渦的地方,地形崎嶇;另一種說法是左右各有海水交匯而形成。我個人是比較相信第二種說法啦!!

天一亮,就出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相機不在手邊,沒有新的照片可以貼,就來寫一下日本之旅回憶錄,不是藝妓回憶錄喔!! 其實去日本也是在半推半就的情況下去的,因為總覺得同在亞洲,似乎沒有那種出國的感覺,看的也是黃種人,建築物也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語言不通和開車方式不同,雖然大學時修過初級日語,但是記憶中上、下學期好像也只有去上過六堂課,上完後連片假名和平假名也都還沒搞清楚,老師還給個九十幾分的高分...,哈哈!! 我有好多好同學啦!!

        2004年還沒有買入豬五豬,那時候只有我的第一台小DC / Nikon 3100,還只有300萬像素,所以以下的照片大家就不要嫌太多,畢竟300萬的數位小相機,又沒有高ISO、雜訊又多......,好像被我嫌的毫無用武之地,但是他有唯一的優點就是輕薄短小,現在變成我的隨身第二機,速拍用的...哈哈......

        這張照片是在大阪梅田車站前的天橋上拍的,那時沒帶腳架,只好靠在天橋邊上拍,在梅田車站下面有一個非常大的地下街,說有多大呢?以我號稱路神的達人,也差點迷路了,真的素有夠大的,賣的東西五花八門,簡直跟百貨公司差不多了。在梅田車站附近也有兩家百貨公司,名稱我忘記了,只記得我去買東西時,店員機哩瓜拉的跟我說一堆日語,有聽沒有懂,只好對她微微笑,畢竟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語言!!   就這樣過了我在日本的第一天......(其實其從日本關西空港下飛機後發生的事,我都忘記了,只好看圖片寫回憶錄,哈哈!! )




天一亮,就出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趁著豬五豬還在保固內,趕快送修,所以也沒相機拍照,順便整理一下去年去東澳雪梨的照片集...貼幾張還能看的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是我第一次用豬五豬拍照片,呵...好像在用傻瓜相機一樣...


從纜車上拍的...

三姐妹岩

藍山真不愧是藍山,一整片的藍......

天一亮,就出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從神奇的捷克回來後,就一直忙著整理照片,好久沒有出去拍照了,最近的天氣真是出奇的好,好到藍天暴藍,完全不用加CPL就可以拍出湛藍的天,不過,太陽真的是有點大。剛好下個月要去幫人家拍婚禮,趁著周末好天氣,趕快把我的豬五豬拿出來曬一下太陽...

        豬五豬的黃昏模式......


        還蠻喜歡這張的雲彩...與上一張有截然不同的感覺......


        剛好拍到上方是烏雲,中間應該是高積雲,下面則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天一亮,就出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花了一些時間整理出375張照片,提供給想要去捷奧的人一些景點的參考。
      2006捷奧之旅照片集


      

        繼續完成我的歐洲之旅............大家一起加油吧!!



天一亮,就出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寫了整整一個月的捷奧之旅,終於在最後的阿布達比中完成了,我想大概已經有很多人等不及DVD的出現了,呵呵......這次的波希米亞之旅的確非常的令人難忘,好美的捷克春天啊!! 這是一個一輩子一定要來的國家之一,強力推薦大家一定要來喔!! 今年是莫札特250年冥誕,奧地利有許多的慶祝活動,當然囉!! 音樂會也是一定要來聽的,找個時間,讓自己放鬆一下,感受一下莫札特音樂的魅力喔!!

        六年前我第一次出國來到的第一個地方就是阿布達比,再次造訪已沒有當初的緊張與羞澀,拍張全景圖給自己留個紀念吧!!



        阿布達比是阿拉伯的首都,目前人口約有36萬5千人,臨著波斯灣(Persian Gulf),居阿拉伯沿岸城市的中央位置。阿布達比原先只是一個小漁村,在西元1761年時Al-Nahyan家族統治了這裡,直到1973年時Al-Nahyan家族才轉往Liwa。19世紀初,阿布達比漸漸轉變成一個繁華的大城市,但也因為太多的企業競爭,以至於許多公司因經營不善而關閉,由於上述原因,所以在阿布達比繁榮的過程中是相當不穩定的。

        1930年時,阿拉伯因為開採石油的關係,讓國家的收入一夕之間水長船高,至今都還是世界上人民所得最高的國家,也因此阿布達比開始成穩定發展,愈來愈多的大樓、銀行、購物中心進住這個城市,就跟世界上其他熱鬧的城市一樣,阿布達比無疑是繁華、熱鬧、有點吵雜又多采多姿的。 

天一亮,就出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被譽為「奧地利的高第」的藝術家百水,他將豪放不羈的想像力,透過鮮豔的色彩和彎曲的線條表現出來,不但創造出許多畫作,更將作品蓋成實體的建築物,從公寓、教堂、醫院、溫泉飯店到垃圾焚化爐,讓奧地利的城市風貌多了一份發現的驚喜。



        處處散發出優雅氣質的奧地利,孕育出許多音樂家、藝術家,除了為人所熟知的畫家克林姆、音樂家莫札特之外,最知名的就是藝術家百水。百水旺盛的創作力不僅表現在眾多的畫作上,全世界也遍布其作品,光是維也納市區內,就有多處百水的建築,讓我們跟著腳步,親身體驗這熱力四射的建築之美。


百水公寓(Hundertwasser-House,1977-1986)
百水公寓是百水的理念第一次由畫作化為實際的建築,他高興地稱自己是「建築的醫師」,將老舊的建築換成完全不同的風貌。百水公寓外頭,總是充滿了絡繹不絕的觀光客,每個人拿起相機拍下這棟仿如百水大型畫作的建築,沒有一扇窗戶的形狀是相同的,沒有一塊牆壁是直線的,兩百多位居民就住在這棟充滿驚奇的房子中,他們也參與了畫家的大型創作,決定自己窗子的顏色和大小。由於遊客無法進入童話般的公寓參觀,而讓對街仿百水風格的禮品店生意好極了,不論是買東西或是到吧台喝飲料,甚至是到地下室上個廁所,都讓人有朝聖的感覺,似乎離百水的創意更近了一些。

天一亮,就出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史蒂芬大教堂(Stephansdom)是維也納市的標幟,一九九七年,史蒂芬大教堂慶賀了它八百年誕辰的紀念。它那一百三十七米高的尖塔是繼科隆大教堂之後全世界第二高的教堂尖塔。和歐洲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所有教堂一樣,史蒂芬大教堂經歷了屢遭劫難和幾經改建的命運。早在十二世紀初,巴奔堡的戍邊伯爵們就曾在此建造了一座方殿式羅曼風格(對羅馬風格的模倣)的教堂。兩次大火之後,波西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重新建造了一座方殿型的教堂。如今我們見到的西門正是那個時候的產物。我們今天見到的哥德式風格是十四世紀的產物。在哈布斯堡的魯道夫四世公爵的倡導下,一座哥德式風格的教堂逐漸形成了。在以後的幾個世紀裏,史蒂芬大教堂幾乎沒有中斷過它的建造。



        看到史蒂芬大教堂的第一眼感覺就是,從沒看過這麼高又這麼黑  的教堂,就聳立在周圍都是現代化建築之中,令人感覺非常的SHARK......



        教堂現在的整體建築,可是歷經了數代整修的結果,像是外觀大門和南北雙塔,建於13世紀,屬於羅馬式建築,走進教堂內部,其中的中堂,唱詩班,和兩旁的走道,則是14和15世紀所增建的。兩排哥德式的華麗石柱,將正殿隔成三部份,從皮格拉姆製作的傳教壇,描述聖母和基督一生的祭壇,和主祭壇,處處都值得細細欣賞除了建築綜合羅馬式,哥德式,和巴洛克風格,引人入勝外,聖史蒂芬教堂與奧匈蒂國最強盛家族,更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像是拼花磁磚屋頂的雙頭鷹圖案,就是哈布斯堡王族的家徽,而教堂圓頂下方的祭壇底下,則葬著哈布斯堡王族的骨灰,因此,來到奧地利,您當然不能錯過這座戰後全民重整的精神象徵。

天一亮,就出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